- 威望
- -1
- 在线时间
- 154 小时
- 金钱
- -1
- 贡献
- -1
- 最后登录
- 2015-5-30
- 主题
- 32
- 帖子
- 243
- 精华
- 0
- 积分
- 239
- 阅读权限
- 200
- UID
- 47
初中生

- 在线时间
- 154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5-5-30
- 注册时间
- 2013-2-19
- 积分
- 239
- 金钱
- -1
|
在过去的教育时代,甚至教育的祖师孔圣人时代,不是谁都可以读书的,老师不会因为你有学费交就要招收你为学生,孔圣人招收学生需要学生很努力表现,经过考察老师认为你是可造之才方可以行三跪九叩拜师礼!老师认为你没有天赋,跪穿裤子都不让你进来读书。所以当时社会盛行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!“的训语。到了21世纪的今天无论谁都可以读书,实行义务教育。无论咋地素质,人人都可以读书,拥有受老师教诲的权利,但老师教学生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!时代的步伐在前进,过去和现在的教育没有可比性。这时代很牛“千错万错就是老师的错!”这时代更”神“啊!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!”人们常用一种无形的光环罩上老师美其名曰:”灵魂工程师!“风行着老师做“不吃人间烟火的神!”最好就是像做迷信活动一样拿些贡品拜上一拜老师,说上几句好话后又可以拿贡品回家吃!”如此不吃饭的老师就是好老师。人们意识形态中教师就是这“吃的是草甚至不吃草挤出的是奶的牛.”这种怪胎的教师神化论“在这社会畸形的成长着!!
我想告诉所有的人,老师是人不是神。
这是我们对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正确定位,你不能指望着把人当成神,这就象你非要指鹿为马一样,谁都知道丑小鸭无论如何是变不成白天鹅的,可总有那么一大部分人要把人当成神。这样做是满足了自己却伤害了别人。
我想主要基于这么几个观点。
一是教育不能仅仅的认为就是老师的事,就是学校的事。
大家公认的一个道理就是: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还有言传身教。还有孟母三迁。可见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地位之重要。我们讲5+2=0的道理就是说,五天在学校,周六周日两天家长的言行举止就会把五天的学校教育化为乌有。这么说不是说学校教育无用,而是要说明家长必须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。现在媒体一谈论教育就指向学校,指向老师,很少提及父母的作用,这样做对老师是不公平的。
越来越多让老师感到痛心的事,每到假期,老师们就担心孩子们缺少家庭约束,脱离学校的教育会学坏,每到假期就担心孩子的安全出问题,这种感受对老师来讲越来越强烈。我每次看到孩子溺水就痛心不己,看到家长痛哭的场面,作为老师我更为冷静的在思考,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不到,还是家长的监护失职,社会保护不周,很显然家长监护失职首当其中,社会保护不力难辞其咎.可在评论的背后总有一种声音直指教育不力。
现在社会上对老师的怨气,一部分是因为人们把老师这个职业神圣化了,去物质化了。在这些人看来,老师似乎是神,就应该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,不能有怨言,不能讲报酬。 一些人似乎忘记自己曾经当过学生,在他们看来,谁工作不辛苦啊?老师一天不就那么几节课?但他们并不知道,老师为了上课,要花多少时间备课,课后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。在很多学校里,老师早上六点多就出门了走几十公里风雨兼程,晚上七八点才能走进家门,更要命的是,在传统的以学生考分或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下,老师所承担的压力是外界无法体会到的。事实上,教师也是一种职业,不能把它神圣化,去物质化。正如厦门一中钟斌和陈珍老师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所说的,教师职业道德应该被赋予一定的价值,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,即让每个教师体面地生活,让每个教师自豪地工作。提高教师的待遇才可以引进更好的人才,这个教育投资不会亏。假以时日我们能像韩日一样社会盛行着”一人为师全家无忧“的教育。我相信我们国家能够和”韩日一样能从社会优秀人才中,大学高材生中实现“百里挑一”师资补充,”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!从这时候起不再是官腔开会时弄政绩官员的官调子!优质师资决定着科教兴国是否落到实处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