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放牛,大部分人会想起“一个牧童牵着一头牛在山坡上吃草”的画面,但在信宜的钱排、大成等镇的山坡上,却只见牛群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,不见周围有人看管,仿佛是野生的牛儿群。这些牛自由地四处找草吃,村民隔几天甚至是几个月时间才去看望一下,直到农忙时才把它们赶回去。有些牛在山上病了,有些牛在山上产崽了,村民都不知道。这样独特的放牛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村民们不怕牛被人偷?记者近日前往信宜市大成镇大田顶一探究竟。 乖巧牛群定时回家 大田顶位于信宜市大成镇东部,云开山脉大雾岭的主峰,海拔1700多米,为粤西第一高峰。在大田顶的山脚或山腰上,有数个大小不一的村庄,这些村庄中的农民以种田为生,几乎每家每户都养有用于耕田的牛。 近日,记者得悉这里有独特的放牛现象,便慕名前来探个究竟。据大田顶山脚下的村民说,许多牛是被赶到山腰或山顶的坡上自由吃草的,记者便沿着通往山顶的大路走。大约在下午二时多,记者在离山顶还有十几公里路程的地方,发现了一行约十头牛的牛群正往山下走,这些牛没配有缰绳,也没见到有人跟随。记者随即停下对其进行拍照,这群牛全部停靠在路边,完全不怕生人,而且非常“老实”。当记者走近它们的时候,它们便睁大着眼睛看着记者,没有很大的戒备动作,甚至还会跟着人走。记者用较大的动作对牛群进行“威胁”,发现牛群会分开,三两成群,把小牛围在中间。据附近的村民证实,这些牛正是山下村民赶上山放养的牛群,分属于几户人家。这些牛一到接近傍晚的时间便会自觉地下山寻找自己的主人。 记者在通往山顶的沿路山坡看到很多牛粪,甚至是海拔达1704米的最顶峰上面也有,说明牛群的活动范围到达了这些地方。在山腰的一个山坡上,记者被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吸引过去,原来是另一群无人看管的牛正在山坡上吃草。这些牛有五六只,大多数都挂着铃铛,大的有二三米长,小的只有约1米高。当记者悄悄地走过去,这些牛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,发现没什么危险后继续悠闲地吃草。天色较晚的时候,记者看到有些村民把牛赶了回去,但也有很多牛没人看守,继续在山上悠闲地吃草。 两昼夜穿山越岭寻牛 乖巧的牛群之中也会有调皮的“捣蛋鬼”。山上放养的牛有时会脱离集体,离群出走。主人发现后,担心牛被盗或遭遇意外,只好发动熟人上山寻牛。 “我家5头牛,真正能干活的才2头。前年临近农忙时节,急需用牛之际,发现已在山上放养两周多时间的最健壮的一头牛牯(公牛)不在牛群里了。真是急死人!”住在山脚处的村民李叔向记者说起曾经的丢牛事件,语气还是那么急躁。 “因为是农忙时节,只找到几个人上山寻牛。开始还以为可以借助挂在牛脖子上的铃铛响声寻牛,后来证实那牛牯早已把铃铛弄丢了。我们白天穿山越岭地找,晚上在牛群常出没的路口静候,希望能听到那熟悉的铃铛声。两天两夜过去了,我们都打算放弃了。第三天早上,我们到牛群所在草坡牵另外一头牛下山的时候,却发现那头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返回牛群中了。” 牯牛离群再归群只是让主人虚惊一场。但牛群长期在山上放养,一些风险还是难以避免。如果牛在山上病了,主人没能及时发现,很可能病死山岗,现在村民已经慢慢习惯定期查看自己的牛群。 山上的牛可能会被一些含毒的动物攻击致死。“幸好那次出事地点离村子不远,中毒的牛被人及时发现。当时那牛已经站立不起来了,口吐白沫。牛主人迅速找来一位对此症有经验的人,用秘制的灵药拭擦牛舌,那牛才幸免于难。据称,此牛是被一种叫‘地虎’的毒物所伤。另外,一种叫‘五爪金龙’的毒物也能致牛死亡。”山上一位年老村民向记者讲述了他经历过的一次牛中毒事件。 高山露天放养的牛群还有被雷击的危险。今年8月,大雾岭林场河尾队村民李某的3头大水牛在“十二蓝岗”吃草时同遭雷击而倒毙。死牛附近的草地有明显被雷电烧焦的痕迹。 把牛赶到山上任其“自生自灭”主要是由于这里民风纯朴,大家都把牛往山上赶,一来不怕被人偷,二来也不需要专门有人看守,可以节省很多劳力。所以村民们愿意把牛赶到山上放养,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放牛方式。 家牛山上产崽无人知 李伯的家建在上山大路的一旁,海拔1100多米,是距离山顶最近的一户农家。儿女长期在外工作,李伯和妻子、孙女留守家中,养有10来头牛。今年50多岁的李伯,说起放牛来,话儿就滔滔不绝。 记者:山上哪些地方可以放牛? 李伯:山上分散有很多草坡,牛群一般集中在草坡上,有的牛会钻进大山深处。 记者:附近村民养有哪几种牛? 李伯:有黄牛(当地人称沙牛)和水牛,都是爬山“高手”。 记者:村民赶牛上山后,一般多久才去看望一次? 李伯:几天数周说不定,甚至更长时间。 记者:山上的牛群没人看守安全吗? 李伯:极少有失窃事件,如果遇上存心偷牛的人,拴在家里牛栏也会被偷。 记者:牛群一年四季都能上山吗? 李伯:每年4月到10月,牛群会长期停留在山上,不用人看管。冬季寒冷的时候牛群也上山,但一般在山脚处活动。 记者:一般集中在一处放养的牛群有多少头? 李伯:说不准,几头到百头都有。 记者:有些牛在山上产崽,没人在场怎么办? 李伯:一般牛出于动物本能,可以顺利产下牛崽。有些农家,春天赶牛上山,到秋天惊喜地发现,其中的一些母牛竟领着牛崽归家了。 记者:山里放养的牛和山外放养的牛有什么区别? 李伯:没有明显区别,只是山外的牛一般配有鼻环缰绳。山里的牛长期在山上没人看管,为避免被树枝等杂物绊住,一般不配鼻环缰绳。另一方面,不配鼻环缰绳也有利于防盗。 记者:“无人看守高山放牛”这种方式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? 李伯:这种现象很早以前就存在了,几十年前盘山大路修通以后,就更方便赶牛上山了。 李伯还向记者谈起他“赶集式放牛”的经历。每年适当的时候,李伯都要花一个多小时赶牛到附近一个叫“十二蓝岗”的地方放养。那里草料丰美,特别适合放牛。山四周的信宜、高州村民像赶集一样,把牛赶往“十二蓝岗”。其实从李伯家到“十二蓝岗”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,但李伯只需送牛到中途,它们就会融入“大部队”,顺利到达牛群眼中的天堂牧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