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威望
- 336
- 在线时间
- 54 小时
- 金钱
- 946
- 贡献
- 1084
- 最后登录
- 2015-10-20
- 主题
- 597
- 帖子
- 1329
- 精华
- 0
- 积分
- 4031
- 阅读权限
- 200
- UID
- 215989
研究生
  
- 在线时间
- 54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5-10-20
- 注册时间
- 2014-11-1
- 积分
- 4031
- 金钱
- 946
|
高州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有自己特色的、十分突出个性的文化体系,高州的名人群体可以说并不是产生于一个所谓的“高州文化”这个氛围中。我们可以从高州名人的成长和成名后的环境窥见到,高州名人所体现的文化与高州文化没有很深刻的渊源关系,这种关系包括知识、语言、风俗习惯、地域乡里关系、地方历史传承等方面。所以高州的名人不是一个能显现高州文化的群体,我们想从他们身上研究高州文化的状况,可以说是不容易的。
我所说的高州文化,是能代表高州的具有个性化的和鲜明特色的文化。高州文化是南粤广府文化的一个支系,具有这个文化体系的特点,但缺乏高州自己很明显、很突出的特色。高州名人体现了这样一个状况,所以高州名人没有什么“高州系”或“高州派”这样一个群体性存在,来发展形成或体现高州文化。他们这样一群拥有高州人的血缘系统,或出生生长在高州的地理环境中,凭自己的聪明才智,经过文化教育、社会学习煅炼成长,来造就自己在某一科学、艺术领域的成就,或是其他特色文化的成就,而大部分不体现高州文化的成就。高州人相反有自己的特点,就是很容易适应环境,容易融入到别的文化(包括语言、宗教、生活方式、习俗、思惟方式等)中去。高州人到哪个地方就变成了哪个地方的人,已是不好辨识出来了。
当今高州的文化特性,隋唐时代不就是这样的,我们研究冼夫人、冯盎、高力士等著名于一时的人物,不能窥见我们现代高州文明的样子,而那个时代的高州文化很有自己百越文化的特色;而冯冼时代之后,我们则几乎找不到那个时代有代表性的高州人物,这是高州文化落后的体现,此时高州文化已逐渐与中原文化趋同;到了二十世纪的民国时期,是高州辉煌的一个时期,涌现了不少著名的人物,其中杨永泰甚至成为在国家权力中心有极大影响的人,影响了国家历史的进程。据统计,明清至民国期间,高州(以旧时茂名县地域为界限)政界出朝官28人,省长、省级官员13人,州(府)地厅级官员153人,县长47人,军界团级以上军官70人,其中将军23人,教授、专家、艺术家、社会活动家和革命英烈则在数百以上,足以邻县容县相媲美。在科、教、文、卫等方面的人才也很多。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新中国,高州文化教育更有了长足的发展,更使人才迭出。然而这些并未促进高州特色文化体系的形成。因而我在此罗列高州的名人的时候,我们必须思考,如何建立有特色有个性的高州文化体系,才能使高州人成为时代浪尖上的骄子。我们茂名市每年高考上线排全省前三名,高州则在县级市里是数一数二的,输出了不少人才,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则有目共睹,吸引不了人才回来。为什么会如此,值得我们思考去改变。我相信随着高州经济的发展,在外的高州籍人才会带着资金技术来报效他们的故乡,最终促进高州的发展,促进有个性特色的高州文化体系的形成。
|
|